欢迎访问诉讼论坛网!
碧翰烽:央视揭密“微商传销”给谁敲响警钟?
[2016-02-01 08:15:01] 来源:法制网  作者:碧翰烽

    据央视近日报道,一份工作,做好了可以月入10万、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房,而投入只要几千元,坐在家里就能创业,这样的工作您想干吗?这样强烈的诱惑和眼球刺激让很多暂时无业或想要创业的人怦然心动,河北的严女士(化姓)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所谓的创业机会,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听起来也非常时尚的工种—微商。

  然而严女士的经历,却让这个致富梦彻底破裂。真相在哪里?原来都是“靠造假炫富发展下线”。

严女士的上线跟她道出了其中的玄机:真正赚钱的不是靠零售,而是靠发展下级代理商,而手段,就是造假和炫富!比如用支付宝发赚钱的截图;通过“订单生成器”软件造假订单。

目前,国内发现的首例微信传销案,“亚洲催眠大师”陈志华因组织领导传销获刑8年,罚金人民币10万。

据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微信营销形似传销,虽然和传统的传销不尽相同,但怎么看都有点传销的影子。

事实上,微商的发展一直在各种争议中前行,尤其是朋友圈里的广告,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有的频繁式的刷屏,显然已经污染了这个朋友圈。当朋友圈完全被商业化,恐怕就连微信这个平台都会变得岌岌可危。

为什么有微商会渐渐发展成传销?这里面有几个因素:

第一,当前传销仍然在现实中比较顽固,盛行的基础也不容小视,一夜暴富的心理在不少人群中仍然存在。可以说,现实中参与传销的人仍然不少。当这种类似的方法方式传到网络上后,同样会吸引一批人参与的。

第二,传销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在熟悉的人当中予以推开。作为微信,也是以熟悉的人为圈子,所以恰恰就符合这个特点,使得一些人容易中招。毕竟人们对于熟人的防备是比较弱的。

第三,作为微信方来说,面对发展迅猛的用户群,以及各种眼花缭乱的内容和形式,在监管方面还显得有些乏力。无论是此前广遭诟病的微信抄袭现象,还是商业味越来越浓、谣言渐多、内容乏味的朋友圈,都与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可以说,现下的微信,已经渐渐褪去起初的狂热,甚至于在信息可读性、思想性和及时性方面,又有些开始转向于微博或移动客户端了。

显然,微商传销现象的出现,给各个方面都敲响了警钟。对于个人来说,要做到“生财有道”,不要幻想“一夜暴富”,更不要通过违法的方式去获取;对于微信方来说,加强监管职责是义不容辞,目前看来任重道远;同样对于有关职能部门来说,不仅要加大对现实中传销的严厉打击力度,还要加大网络传销犯罪的打击力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新型的形式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是一定要在规范、法治中前行。

附:微信中疑似传销的营销模式普遍采用分级代理制度:

1.做代理无需加盟费用,直接购买货物就可以成为销售代理;

2.品牌代理有多个层级,拿货越多,层级越高,而最高等级的代理商则需要一次拿货数万元以上;

3.成为代理后,就可以发展次级代理,也就是俗称的下线。每个层级的代理拿货价格不同,赚层级差价得到的收入要远高于直接销售,越高级别的代理依靠发展下级代理获得的收入越多。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左浩介绍说:“判断是正常的经营、正常的朋友代购还是传销,要素之一就是它的盈利模式是不是靠发展下线、发展人头,或者说是不是我们所说的一种金字塔型的盈利模式。”

 

主办:欢迎访问东方文化研究会诉讼文化委员会 | Copyright 2015 laom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